院况介绍
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(2018年11月原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并入后加挂黑龙江省水保监测站),位于哈尔滨市,隶属省水利厅,公益一类事业单位。主要承担寒区水利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、高新技术开发、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;承担水利行业基础性和关键性科学研究任务;承担水土保持监测与分析、水质和土壤质量检测与分析;承担全省水土保持、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保障;承担编制行业有关条例、标准、规程等服务保障;承担水利工程造价相关文件编制与修订;承担省水利厅交办的其他技术性、服务性工作。负责省水利学会日常工作。
设有22个内设机构,1个资产经营公司及旗下6个二级子公司。同设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站、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、黑龙江省灌溉试验中心站、黑龙江省水利科技信息中心、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黑龙江推广工作站等5个机构。现有在职职工236人,正高级工程师25人,高级工程师83人,博士研究生11人,硕士研究生118人。有农田水利、自然地理学、水土保持学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,学科带头人3人,后备带头人6人。先后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5人,水利部“5151”人才工程部级人选2人,水利部青年拨尖人才1人,省十佳科普大师1人,享受国务院及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,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12人,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9人。
建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,2个共建部级重点实验室,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,1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,1个国家水情教育基地,1个国家灌溉试验中心站,2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,1个省级中试基地,6个省部级科普基地,7个省部、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基地,2个院属专业实验室,7个试验示范基地。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、大学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,建立良好的国内、国际科研环境。先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、水利部“948”计划项目及省应用技术研发计划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1102项。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7项,国家专利309项,制定国家、行业及地方标准69项,主编及参编专著84部,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。在寒区工程、农业水利、水土保持、水资源水环境、生态水利、水工材料、质量检测、水利信息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工作,在龙江水利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。
建院以来,始终秉承“创新立院、人才兴院、科技强院、文化美院”发展理念,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全省“五大安全”政治任务和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保障技术需求,充分发挥公益型科研院所在地方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的引领作用,为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近年来,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、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、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、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、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、全国农林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、全国青年文明号、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、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、省模范职工之家、省文明单位标兵、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。
领导集体
查看更多 →高士军
孙和强
机构设置
查看更多 →• 办公室
详情 >• 党委办公室(工会)
详情 >• 人事科(离退休干部工作科)
详情 >• 财务审计科
详情 >• 纪检监察室
详情 >• 科技管理办公室(《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》编辑...
详情 >• 农业水利研究所
详情 >• 寒区工程研究所
详情 >• 水土保持研究所
详情 >• 水资源研究所
详情 >• 河湖环境研究所
详情 >• 材料工程研究所
详情 >• 水利规划发展研究中心
详情 >• 农村水利技术研究中心
详情 >• 水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
详情 >• 节约用水技术研究中心
详情 >• 水土保持监测与数据中心
详情 >•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研究中心
详情 >• 水利科技试验研究中心
详情 >• 齐齐哈尔试验站(齐齐哈尔监测分站)
详情 >• 克山试验站(克山监测分站)
详情 >• 牡丹江试验站(牡丹江监测分站)
详情 >综合荣誉
查看更多 →近10年,先后荣获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、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、省模范职工之家、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、省文明单位标兵、省五一劳动奖状、全国农林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、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集体、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、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。